您当前的位置:经济联络
夏邑县打好组合拳凝聚助推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发布时间:2017-8-2 10:54:01
夏邑县打好组合拳凝聚助推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夏邑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和作用,持续深化“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和引导全县广大民营企业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坚定“一帮到底”工作目标,夯实两项机制,跟进落实三项措施,实行四大产业辐射带动,创新“五大”帮扶模式,打好“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组合拳,凝聚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在全县“百企帮百村”活动中,已有161家企业(商会)与152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43个。 一、“一帮到底”坚定目标 县委、县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的通知》,召开工作动员会,向全县广大企业发出倡议和号召,广大企业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截至目前,全县广大企业、行业商会、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结对帮扶143个重点贫困村,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同时,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坚定“一帮到底”的工作目标,做到贫困村不脱贫,企业不脱钩。 二、两项机制夯实保障 一是由统战部门牵头县扶贫办、县工商联和24个乡镇,成立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领导小组,形成统战牵头、商会引导、企业自愿、镇村参与、部门支持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外部宣传教育。在县电视台制作了专题栏目——《同心同行——“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优秀企业巡礼》,引导参与帮扶企业交流经验,推动企业加快帮扶步伐,全面参与到“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中,营造浓厚外部氛围。 三、三项措施跟进到位 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和扶贫办等部门加强协作,一是精确对接。建立帮扶企业档案库,根据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形式,进行筛选。另一方面,聚焦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针对贫困村致贫情况的不同,进行结对签约。二是精准帮扶。结对帮扶企业采取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多村、驻村帮扶等联结帮扶模式,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打造帮扶示范点。三是精细服务。县委、县政府支持结对帮扶企业发展,想方设法从政策、资金、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为扶贫企业提供服务,增强扶贫企业带贫帮贫能力。 四、四大特色产业辐射带动 指导各乡镇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发挥行业商会和龙头企业作用,以点带线、聚线成面,实现结对帮助一个贫困村,培育一个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目标。一是以食用菌种植产业为主的辐射带动。车站、李集等乡镇依托夏邑“中国食用菌之乡”的优势,引导食用菌种植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增收。二是以打火机生产加工产业为主的辐射带动。会亭镇充分利用“中国打火机生产基地”这一金字招牌,动员行业商会中的鹏远、星海等71家打火机组装和配件生产企业,辐射带动张楼、十里铺等周边村,吸纳贫困群众3000余人就业,月增加固定收入2000元。三是以宫灯旗穗中国结加工产业为主的辐射带动。夏邑县火店镇从事宫灯旗穗中国结等工艺品生产企业大户200余户,该镇充分发挥工艺品行业商会作用,引导50余户工艺品生产大户与班集、田集等10个村300余户贫困户对接,大力发展宫灯、旗穗、花边等特色工艺品的加工生产产业。四是苗木果蔬种植产业。太平镇、北岭镇积极引导和扶持苗木、果蔬、花卉园林公司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以苗木果蔬种植为主体的休闲产业、观光产业、旅游产业。 五、五大帮扶“套餐”组合发力 帮扶企业灵活运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制作扶贫“套餐”模式,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根据自身致贫情况的不同,“点菜”脱贫。一是“转移就业”型。即通过企业或公司在结对村招收工人,开办加工点、建设扶贫车间等形式,吸纳结对村贫困户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如夏邑县作为“中国棉纺织名城”,全县纺织服装企业100余家,与贫困村结成对子,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产业带动”型。通过龙头企业、行业商会、合作社的带动,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进行帮扶。如,县车站镇蓝天食用菌公司与吴寨等周边村结成帮扶对子,按照产业化发展模式,与贫困农户形成有效对接。三是“生态旅游型”。帮助贫困乡村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走乡村旅游、健康休闲产业发展的道路。如,太平镇景农园林公司与太平镇孟李庄村以及周边的杨洼等村结成帮扶对子,公司流转土地3000多亩,除给付贫困户租金外,还给年老体弱的贫困户提供一些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岗位。四是“电商商贸”型。帮扶企业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电商等形式,帮助贫困村对接外部市场,增加收入。如王营村的部分企业,通过电商,带动村里的群众进行枣加核桃生产,该村现已发展成为豫东唯的一淘宝村。五是“公益救助”型。企业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积极参与所结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群众的救助等公益事业。县淮海铸造有限公司出资60多万元,帮助结对村修建村内道路,建设扶贫广场,使周边4000多名村民受益。